English

“乐在其中无处躲”

2000-11-0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特约记者 尹传红 我有话说

叶至善,江苏苏州人,生于1918年,1945年进开明书店,开始了编辑生涯。现任中国科普作协名誉名誉理事长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等职。代表作品有《失踪的哥哥》(科幻小说)、《梦魇》(科学家传记小说)、《竖鸡蛋和别的故事》(科普作品集)等。

一方小桌,两张沙发,三杯清茶。在北京东城一座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内,叶至善先生家中的客厅里,由他女儿叶小沫女士做“翻译”,我们聊起了科普和科幻。

“做了五十多年的编辑,跟科普结交了大半辈子,还真是情意难舍啊。”年过八旬、病后初愈的叶老缓缓说道。“遗憾的是,近年来一直忙于整理父亲的文集,对科普已难得顾及。你瞧,我虽然有一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的头衔,但做的工作和贡献实在很有限。”

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叶至善是幸运的,因为他从小就受到了家庭很好的熏陶。但父亲叶圣陶并不是刻意地要把他培养成作家,而是让他的思想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,让他的兴趣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。由此,叶至善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,这对他日后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编辑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“我正式迈进科普的大门,应该是在1945年。”叶老告诉我,他父亲虽然是一位教育家、文学家,但也非常喜欢自然科学,尤其是生物学。他在开明书店工作时领衔编辑的专给初中学生看的刊物《新少年》,就经常刊载由王峻岑先生撰写的妙趣横生的数学小品。这些作品一度也曾让上了高中的叶至善着迷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《新少年》关张,直到8年后的1945年7月才又复刊,并且将名字改为《开明少年》。而叶至善呢,很快地就从这份刊物的读者变成了编辑。开始他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帮助父亲看稿编稿,几个月下来,父亲对他编发的稿件很是满意,他自己也在这项工作中发现了许多乐趣,于是干脆加盟《开明少年》,正式做了一名编辑。

由于编辑的是综合性期刊,所以从自然知识、社会知识到文学艺术,哪个方面的文章都不能少。“如果缺了什么,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作者,当编辑的就得自己上阵,凑上一篇。”叶至善回忆道:“有时候想到了什么新点子,得自己写一两篇试试,看看是否行得通,孩子们读了有什么反应。这样在以后约稿时,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,不至于瞎提要求,让作者为难。”

如此一来,在科普编辑的岗位上,同时也有一位科普作家在成长。叶至善前前后后发表了二三百篇文笔优美、风格各异的科普文章,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。在50年代,他与著名科普作家顾均正联合创作了我国第一篇科学相声《一对好伴侣》(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,刊于1956年第二期《中学生》杂志);与迟叔昌合作发表了在当时颇有影响的科幻小说《割掉鼻子的大象》;他自己创作的科幻小说《失踪的哥哥》也好评如潮,曾入选多部作品集。80年代初,他又与儿子叶三午、女儿叶小沫联合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描写科学家生活的短篇小说集《梦魇》……

在长期的科普实践中,叶至善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,更增强了责任心。他常讲:枯燥无味的科学读物诚然是有的,甚至还不少,但这并不是科学知识本身的罪过,只能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把工作做好;写科普文章,不管采用什么形式,知识一定要力求准确,判断一定要有根有据,推理一定要符合辩证法。他甚至提出,给孩子们写东西、编东西,得给自己立三条规矩:第一条,要跟孩子们讲清楚的事儿,先问问自己是否弄清楚了;第二条,要让孩子们感兴趣的事儿,先问问自己是否感到了兴趣;第三条,要让孩子们感动的事儿,先问问自己是否被这事儿感动了。

叶至善先生是编辑,又是作家。可他常常把自己看作是编辑,不承认自己是作家。他珍惜编辑这个“头衔”并且引以自豪。握手道别时,他特意送给我一本书———《我是编辑》,书的扉页上有他写就的“蝶恋花”一词:“乐在其中无处躲。订史删诗,元是圣人做。神见添毫添足叵,点晴龙起点腮破。信手丹黄宁复可?难得心安,怎解眉间锁。句酌字斟还未妥,案头积稿又成垛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